更多 首页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小故事 历史故事 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
分类:民间故事 / 儿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小故事 / 历史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话故事 /
首页 >> 儿童小故事

儿童小故事


菜市场里的江湖的儿童小故事


2022-12-23 16:19:24 ,,,


沪漂

1998年春节,王正魁一个从上海回山东苍山的发小约他去喝酒。发小在上海呆了两年,一看就知道挣了大钱:头发溜光,皮鞋铮亮,羽绒服是电视上播过广告的名牌,再看看自己,棉袄、棉裤、棉鞋都是媳妇做的,两下一比较,自己就是个土老冒。王正魁既羡慕又自卑,酒量一向不错的他那天很快就醉了。

当晚,王正魁辗转反侧睡不着,和媳妇周勤商量,靠这几亩地种不出啥出息来,不如咱也南下淘金去吧。夫妇俩兴奋得一夜没睡。

第二天,周勤做了一桌好菜回请丈夫的发小。发小兜售了个来钱的营生卖菜。

大年十五刚过,不甘于现状的一对年轻人,便抱着孩子,挑着一个简陋的货郎担到了上海。

江湖

按照发小的指点,王正魁到上海之后开始贩菜。他每天两点多钟就得起床,骑自行车到20多里外的批发市场去购菜,一趟载三四百斤。王正魁不怕出力。他只怕抢不到这么多菜。

半夜的蔬菜批发市场人山人海,紧俏点的蔬菜摊前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力气不够根本挤不进去,购菜全凭抢。每次抢菜都是一场苦战。第一次抢菜,谦虚的王正魁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被挤压揉搓着抓到了菜袋子,又被挤压揉搓着出了人群。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这里就是个笑话。

后来他去那些人少的菜摊前购菜,可是挑剔的上海人的胃口也刁,喜欢吃那些细发菜,那些不用拼抢采购来的菜根本挣不到钱。

发小告诉他,抢菜不能单枪匹马作战,那样永远也抢不过老江湖,卖菜也是,赤手空拳拿不下自己的地盘,只会被菜霸欺凌,被别人撵得团团转。许文强自己能打下上海滩吗?

因蒜薹而南下的苍山人,性格也像大蒜一样火辣。初春的凌晨,寒气袭人,经发小点拨后的王正魁,起床后先喝下二三两白酒暖身,然后骑车飞快地赶往蔬菜批发市场,车子一扔,大衣一脱,就杀气腾腾地往人群里挤,和操相同口音的人一块儿挤。拼抢的次数多了,王正魁终于抢出了经验,抢出了同盟军,终于抢出了自己的圈子。

与抢菜一样令人头疼的是躲避检查。查暂住证、查牌照即使是自行车,也要查。王正魁被查过两次,罚了款,简直欲哭无泪:一家三口住的石棉瓦房都不在编,还要办什么暂住证?

日子是苦,但比起以大老徐徐俊秀、大刘刘振高为代表的先锋沪漂来,王正魁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莫言写过一部《天堂蒜薹之歌》,1987年,苍山县政府引导农民扩种大蒜,由于没有做好市场预估,结果使得丰收的蒜薹无法卖出,积压溃烂,成了蒜农心头的大痛。《天堂蒜薹之歌》反映了蒜农家庭的悲剧,但对于苍山,却是另一个光明故事的开始。

那次蒜薹事件倒逼人们思考,安坐等不来客户,主动出击才能找到市场。他们去的地方,是江南。

江南是富庶之地,苍山县地处沂蒙山洪水走廊,土地经常被淹,因此历史上苍山农民有青黄不接时南下讨饭的传统。正是这一并不怎么体面的传统,逼着他们走出了地。徐俊秀、刘振高就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去闯市场的人。

徐俊秀只上过一年小学,当年28岁的他只身闯上海,穿得破破烂烂,有人买菜时称呼他老大爷;刘振高9岁就到了上海,每天花5分钱挤公交车贩菜,收入才两三块钱王正魁夫妇到上海时,已有几万名像他们一样的苍山人在这里打拼市场。他们一穷二白闯市场、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故事,在上海的菜市江湖里,是人人耳熟能详的传说。

1991年冬,上海下了一场大雪,导致交通阻塞,菜价呼啦啦地往上蹿:白菜10元一斤,菠菜24元一斤,胡萝卜12元一斤,急得上海市的领导到菜市场找蔬菜运销户想办法,危难时才见英雄本色,徐俊秀等人克服交通困难,辗转上海郊区收购蔬菜,不几天时间,几大菜市场的菜价就回落到正常水平。年底,当时分管菜篮子工作的副市长冯国勤接见了徐俊秀他们,高度赞扬苍山运销户是上海的餐桌功臣。

这或许是主流社会第一次的肯定。

圈子

2002年,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投入运营,经历了自行车、摩托车贩菜的王正魁买了辆大卡车,和许多苍山老乡一起,搬进了市场,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他由一名沿陶安路卖菜的小货郎,发展成了有固定摊位的掌柜的。王正魁负责运输,周勤负责批发销售。

周勤摊位的左侧是大老徐,对面是孔庆英,这里70%以上的商户都是苍山人,他们用乡音来来回回地大声打招呼,就像站在老家的大门口,看着过往的邻居,大声地问吃了吗。

在这个国际现代化大都市里,他们或许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但说起蔬菜,这是他们的地盘,他们的圈子,也是他们的家。

精明的苍山人在上海乃至整个江南编织起了蔬菜批发零售的市场网络,虽然,在这里的市场上,苍山菜远远不如寿光菜和广州、海南、浙江等地的菜品种那么多。2006年,江桥市场蔬菜销售量为136万吨,苍山菜只占了8.5万吨,最近几年,苍山菜所占的比重还在下降。但是,苍山人念的是这样的经:什么能挣钱就做什么,哪里能挣钱就到哪里去。

刚开始做批发的时候,王正魁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家乡去收大蒜,可是市场已经饱和,挣不到钱,后来又拉生姜,也不是很受欢迎。摸索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上海人嗜甜好酸,对稀罕菜、漂亮菜尤其感兴趣,于是改做线茄,到浙江去收菜。

靠抱团立足的苍山人成立了各种蔬菜协会,抱团直接到产地与蔬菜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大大降低了收购成本。

苍山县委县政府也积极转变职能,在苍山商团活跃的江南大中城市成立了12个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蔬菜运销联合会等组织,开展配套服务。

当年不免困窘的被迫下江南的苍山人,到今天,他们在江南俨然走出了一条体面的康庄大道。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菜市场里的江湖的儿童小故事, ,,, 您还可以浏览 民间故事 / 儿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小故事 / 历史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话故事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睡前故事    www.cnvbang.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