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小故事 历史故事 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
分类:民间故事 / 儿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小故事 / 历史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话故事 /
首页 >>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兰亭序》传奇的故事的民间故事


2022-12-23 16:14:14 ,,,


我国闻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写了幅闻名于世的作品,叫《兰亭序》。
它写在蚕茧纸上,共28行,324个字。凡是相同的字,写法都不一样,写得笔走龙蛇(snake),出神入化,是精品中的精品。
隋朝未年,这幅书法珍品保存在他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手上,智永去世前,把它交给了自己的爱徒辨才,要他好好保存,不得遣失。
辨才将它视为拱壁,对它极度爱护。他怕有人将这幅珍品偷了去,便在卧室的大梁上挖了一个洞,将它珍藏在里面。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余暇时常常观赏浏览,临摹学习。
他派人到处征求、购买王羲之的作品。时隔不久,所有的珍品险些全弄到了,惟缺珍贵无比的《兰亭序》。
一天早朝,他向臣下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可知王羲之的《兰亭序》落于那边?”
“陛下,”一位老臣说,“《兰亭序》是王家的传世至宝,已往一向藏在他家。他的七世孙看破了尘世,出产业了和尚,取了个法名叫智永,《兰亭序》也就随他带进了绍兴的佛寺。据说,智永临终前把它交给了爱徒辨才,辨才将它珍藏起来。”
既然已经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唐太宗便千方百计地要把它弄到手。
他连忙下了道圣旨,将辨才召到长安,安排在宫中讲经处,给予他优厚的待遇。
一天,唐太宗召见辨才,先是装模作样地问了一下讲经的状况,然后转入了正题。
唐太宗突然之间之间之间问:“辨才大师,你是否见过王羲之的《兰亭序》?”
辨才听了心里一惊,随即定下神来,答道:“先师智永大师在世时曾经见过。”
唐太宗又问:“现在它在那边?”
辨才说:“师傅去世过后,历经战乱,《兰亭序》也就从此失去了下落。”
人们都说《兰亭序》在辨才手上,现在他来个不认帐,唐太宗紧皱了眉梢,对这个和尚无法可施。
过了几天,唐太宗又向辨才问起这件事,辨才依然这么回答。频频下来,弄得唐太宗也有点儿半信半疑。
既然弄不到这幅珍品,将辨才留在宫中也无用,唐太宗便打发他回绍兴去。
唐太宗不肯就此罢手,派人四处调查,认定《兰亭序》确实在辨才手上。
他又下了道圣旨,将辨才召入宫,追问《兰亭序》的下落。辨才一口咬定在战乱中丢失,现在不知落于那边。就这样,皇上将辨才从绍兴召来三次,都没有问出个结果。
唐太宗召来亲信,对他们说:“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我特别喜爱。人们相传,他的书法作品以《兰亭序》为最,可惜我无幸看到。为了这件事,弄得我日思夜想,食不甘味。辨才这个老和尚,年纪已经这么大了,留着它另有什么用,可就是偏偏不肯献出!你们谁有办法,能把《兰亭序》弄到手?”
左丞相房玄龄道:“陛下,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重孙,对南方的状况比较熟悉。他很有才干,足智多谋,若是派他前往,一定能把《兰亭序》弄到手。”
唐太宗服从了房玄龄的发起,独自召见了萧翼,跟他商量这件事。
萧翼说:“要是让我以朝廷使臣的身份前去,辨才一定矢口否认,徒劳往返。我想以平民的身份前去,细细地察访这件事。”
唐太宗听了点了摇头。
萧翼提出个要求:“我还想拿几幅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带去,这样便于我跟他往来。”


唐太宗听了,立即让人拿了几幅给他。
萧翼穿上便衣,乘上商船,从水路到了浙江绍兴。一天傍晚,他换了件又肥又大的破旧黄长衫,装扮成个山东的穷书生,到辨才和尚的庙里去。
他一边慢慢地浏览墙上的壁画,一边留心庙里的动静。到了辨才和尚住的小院门口,他故意停下脚步,轻轻地吟起诗来。
辨才见到了他,上前打了个问讯:“施主从那边来?”
萧翼连忙施了一礼说道:“在下是北方人,带了些蚕种到南方来卖。沿途遏上佛寺,我都去随喜。昔日有缘,得见老禅师。”辨才跟他说了几句话,觉得他谈吐不俗,于是请他到屋里去坐。
两人下了一盘围棋,又去弹琴,弹了琴又去投壶,玩双陆,兴致勃勃地玩得很高兴。
玩累了,两人又坐下来谈经说史。他俩都是一肚子学问,说得头头是道,有根有据。
辨才高兴地说:“有的人交往了一辈子,仍然像是新相识的一般,有话说不到一路。有的人刚刚相识,就像老朋友一样,谈得非常投机。我们如此有缘,望施主不要虚心。”
当晚,辨才便将萧翼留下。他让徒弟端来酿好的药酒和各色果品,两人便高高兴兴地喝起酒来。
辨才说:“施主,有酒无诗,便觉无趣,我们何不胡乱吟上两首助兴。”
萧翼拍手笑道:“好念头!好念头!”
辨才提议道:“我们抽签如何?抽到什么字,就以什么字为韵脚。”
萧翼连声附和道,“此法甚妙!此法甚妙!”辨才拿来签筒,递到萧翼面前,说道:“施主请。”
萧翼连忙轻轻推开,道:“大师先请。”
“那就有僭(jiān)了。”说完,辨才抽出一支签,是个“来”字。
辨才略一思考,挥毫写下一首:
新酒一坛方启开,新朋远自万里来。身披云雾同寥寂,月下漫步共徜徉。夜深弹琴寄情思,风起雁鸣声悲哀。若非先生有妙法,何能照亮死心怀。
萧翼看了,拍手叫好。
“胡乱涂鸦,先生取笑了。施主清。”说完,把签筒递了过来。
萧翼抽出一支签,是个“招”字。他文不加点,一蹴而就:
初次重逢度良宵,承蒙大师盛情招。现在一见如旧友,天南地北不为遥。酒渣倾去又上浮,心如琴弦已调好。谁人珍视失群雁,经受狂风受煎熬。
两人相互唱和,乐在其中,大有相知恨晚之意。他们畅饮了一晚,第二天早晨萧翼才依依不舍地向辨才告辞。
“施主方便时,还请到此一叙。”辨才说。

“几日过后,弟子再来打扰上人。”
过了几天,萧翼带着酒来到寺中,与辨才饮酒作诗,高谈阔论,两人都觉得高兴无比。频频下来,两人便成为莫逆之交。
一个月过后,萧翼带着梁元帝亲手书写的职贡图,与辨才一同观赏。他们一边观赏,一边议论,萧翼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往书法方面引。
“若是论起书法,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二王。”辨才道。
“大师说的是。在下自幼学习二王书法,至今仍然未能得其精髓。弟子心有不甘,现在还在认真演习。为演习方便,有几幅字帖常常带在身边。”
“是真迹依然复制品?”
“当然是真迹。”萧翼道。


“哦?”
“大师若是不信,明天我把它们带来,请大师判别。”萧翼道。
“施主带来给我观赏,真是三生有幸!”
第二天,萧翼如约前往。辨才将他带来的一一展开细看,果然都是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
“这八幅字帖果然是二王所书,实为书法作品中的珍品。它们虽为佳作,但与《兰亭序》相比,却又差些。”辨才说。
“同是一个人写的,不会有多少差别。”萧翼故意与他抬杠。
“施主此言差矣,同一个人写的文章,因为事先的形式不同,文章的内容、文采往往有很大的差别。书法作品亦是如此,虽然是同一个人写的,高低上下也有差异。”
“大师所言固然有理,只是在下见到的二王作品,都是差不多的。”
“贫僧有幅王羲之的《兰亭序》,那才是二王书法中的精萧翼见他中了圈套,心中一喜,嘴上却故意说:“屡经战乱,《兰亭序》早已不知下落。上人手上的一幅,只怕是膺(yàn)品。”
辨才笑了笑说:“我师智永大师,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去世前将它交给我,怎会是假的?明日施主前来,一见便知。”
第二天一早,萧翼便来了,辨才让徒弟搬来梯子,亲自爬上大梁,从孔穴中把《兰亭序》取了出来。
“如果不是用这个办法骗老和尚,只怕是一辈子也搜不出来。”萧翼心中暗想。
辨才爬下梯子,将《兰亭序》展开,得意洋洋地说:“施主请看。”
萧翼一看,便知是真迹。此帖写得有章有法,无一字不妙,难怪世人称它为书法作品中的第一佳作。
他有心胡缠,故意找岔子:“依我看,这幅字只怕是假的。”
“何以见得?”辨才不悦地问。“你看这个‘之’字跟那个‘之’字大不相同,笔势有异。只怕是摹仿的人功力不够,露出了马脚。”
“施主如何这般说法,它的妙处就在这里!你看帖中所有相同的字,写法没有相同的。要是都一样,另有什么妙处可言!”一个说是假的,一个说是真迹,结果两个争得面红耳赤。
辨才将《兰亭序》从大梁一取出过后,没有再放上去,与萧翼带来的二王作品一路放在桌子上,一有余暇便来习字。
萧翼常常与辨才往来,小徒们知道他是师傅的挚友,对他没有涓滴戒心。
一天,萧翼得知辨才应严迁之邀,到记南桥南严迁家去吃饭,便赶忙赶到佛寺,对小和尚说:“我的手绢忘在你师傅的房里,我出来拿一拿。”
小徒打开辨才的房门,让他出来。他见四下无人,便将《兰亭序》和从宫中带来的二王作品,一切席卷而去。
他一阵紧赶,来到了永安驿。他对驿站的头头说:“我是朝中御史,奉旨来到这里。你快去通知都督大人,要他马上到这里来听旨。”
都督齐善行得到新闻,立即骑马跑来了。两人相互施礼后,萧翼宣读了圣旨。随后,他又把事儿的前后经过通知了齐善行。
齐善行立即派人去传唤辨才,那时候,辨才还在严迁家中,尚未回到寺院。
“辨才大师,都督大人有请,御史大人也想见见您。”来人说。辨才不知道都督为什么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传唤他,于是向来人问道:“大人找贫僧何事?”
“小人不知。”
辨才无奈,只得随来人前去。
到了都督那里,看到萧翼穿着官服,坐在都督身旁,辨才不觉大吃一惊。
“辨才大师,下官奉圣上之命,前来索取《兰亭序》。现在,《兰亭序》已经被我拿到了,专程向大师告辞。”
辨才已有80多岁了,哪里经得起这样重重的的打击?听了这话,马上昏了已往,过了许久才苏醒。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默默无语地悲伤离去。
辨才回去以后就生了病,饭也不能吃,只能喝点儿米汤,在无限痛苦中打发残年。
萧翼生怕路上有闪失,仓促赶回京城。唐太宗见了朝恩暮想了好多年的《兰亭序》,心里欣喜之极。
房玄龄因荐人有功,唐太宗赐予他锦锻千匹。萧翼的功劳最大,既升了官,又得到了许多犒赏。
唐太宗本想惩治辨才和尚,转念一想,《兰亭序》已经到手,治他的罪也没多大意思,再说他已80多了,又生了病,已经活不了多久,不如免了他的罪,以显示自己的仁慈。
几个月以后,唐太宗赐予辨才布匹3000匹,粮食3000石,由绍兴府库拨给。辨才不愿享用官府的钱财,用它造了一座宝塔。一年过后辨才在悲痛、懊丧中凄苦地死去。
唐太宗下令要拓碑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四人,每人复制几本《兰亭序》,用来赐予太子、王爷以及亲信大臣。
贞观23年,唐太宗生了重病,住在玉华宫含风殿。
弥留之际,他把儿子李治唤到跟前,对他说道:“现在,我想跟你要件东西。你要是真的孝敬我,就不要违背我的心原。”
李治连忙呜咽着说:“父皇在上,孩儿一定从命。”
“我想要的,就是《兰亭序》,你……就给我带走吧。”说完,他便断了气。
唐高宗李治在办唐太宗李世民的丧事时,将《兰亭序》的迹殉葬。后代流传的《亭序》,是事先的复制本。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兰亭序》传奇的故事的民间故事, ,,, 您还可以浏览 民间故事 / 儿童故事 / 搞笑故事 / 小故事 / 历史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话故事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睡前故事    www.cnvbang.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